第一章 天主教學校與教會的救援使命

第一節 教會的救援使命

  1. 當時機圓滿,天主聖父按照聖愛的安排,派遣祂的獨生子,在世上開始了天國,並帶給人類心靈的重生。耶穌基督為了延續祂的救贖工程,建立了一個有形的,依聖神德能而生活的組織 – 教會。
  2. 藉同一聖神的推動,教會對自己的認識也日益加深,並不斷的默思其存在的奧蹟與使命 (二)。這樣,她不斷地再發現她與基督的關係,「以期尋得更大的光明,力量及喜樂來達成她的使命,並謀求最佳途徑,來使她與人類的關係更密切,更有效」(三)。教會本是人類團體的一份子,然而,無可否認地,與人類團體有著顯著的差異。她的使命是為人類服務,直至人類在基督內達到圓滿為止。
  3. 為此,傳揚福音是教會的使命;即教會應向所有的人宣揚救恩的喜訊,透過聖洗聖事,在基督內產生新的受造,並培養他們能夠有意識的度天主子女的生活。

第二節 達成教會使命的可行方法

  1. 為了達成救援的使命,教會首先採用耶穌基督給予的方式。教會同時也採取了其他可行的方法,即在不同的時代及文化背景中,曾有效的達成並促進人性發展的各種方式。在不斷改變的環境及人類迫切的需要中,教會採納了這些方式 (四)。藉著與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人類輝煌成就的接觸,教會宣佈她的信仰。並向所有的世代指出:「唯一能夠給予生命圓滿意義的超越目標。」(五) 教會之所以興辦學校,乃由於她確信學校為促進培育完整人格的最佳方式,因為學校是發展並傳遞關於世界、人類及歷史的各種特有觀念的中心。

第三節 天主教學校對教會救援使命的貢獻

  1. 天主教學校實為教會救援使命的一部份,特別是在信仰的教育上。教會銘感於基督所要求的「人類心理與道德意識同時並進的發展,實為接受真理與恩寵的先決條件」,因而履行其義務,培育其子女充份的認識他們應重生度一新生活。也正是因生根於信友思想和生活中的基督的福音,天主教學校在和時代的文化背景有所協議時,才找到她的立場。

第四節 天主教教育的內涵與多元文化

  1. 幾世紀以來,當教會「不停地朝著天主圓滿真理挺進時」,她逐步地利用文化的資源與媒介,來加深她對啟示的瞭解,並促進與世界的建設性的交談。在信德的啟迪下,教會深信為天主聖神所引導,她設法分辨,在這時代的事件、種種需要與願望中 (七),如欲完成天主的計劃,何者是當務之急。
  2. 在今日為多元文化所影響的社會裏,存在著一項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確定使基督的思想,能夠臨在于今日的社會中。因為在各種衝突的觀念與行為中,基督的思想是可靠的判斷標準。 「引證耶穌,可教導人分辨,何者是使人尊貴,何者是使人墮落的價值。」(八)
  3. 因此,文化的多元更確定教會有培育堅強人格的教育使命。使她的子女有足夠的力量,去抵抗相對主義的侵蝕,並按照聖洗聖事所加諸其身的要求而生活。此外,多元文化也激發了教會,培育信友真實的基督化生活,和傳教的團體,並以合作的精神,積極地自我奉獻,為建設現世社會而努力。故此,教會當動用所有的教會資源,以面對現代社會的唯物主義,實用主義和科技至上的現象。
  4. 面對多元文化,教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宗旨而堅持學校制度的多元化原則。換言之,教會鼓勵各種學校制度的共同存在,且在可能範圍內,不同的教育機構,能攜手合作,使得青年人的教育能基於一個特殊世界觀所形成的價值判斷,同時培養他們積極地參與建設團體的工作,藉此促進社會的建設。
  5. 雖然教育方針及機會有時因地而異,然而天主教學校在任何國家的教育制度中,仍有它的地位。教會所以在各地設校的理由,為了說明在具有多元文化特性的社會中,彼此合作的必要性。更進一步,在如此的原則下,教會得以促進教學的自由,亦即足以提倡和保障良心自由,以及父母在選擇符合其教育宗旨的學校上,所具有的權利。(九)
  6. 最後,教會絕對的相信,天主教學校在今日世界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履行自身基本而獨特的服務。事實上,透過學校,教會以其在完整的人格教育上的積極貢獻,肩負文化交流的重任。如果天主教學校不存在,那麼,對人類的文明,和人的本性與超性的命運而言,將是一項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