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源流: 戰前香港辦學團體的歷史
1841年,羅馬天主教會在香港島設立傳教區,安排西方傳教士由澳門來港照顧當時駐港英軍的牧靈需要。傳教士除了提供牧靈服務外,也開設孤兒院和義學照顧本地窮困的孩子,並早於1843年開辦了第一所中國男童學校。1848年,法國沙爾德聖保祿修女到港,先成立聖童之家(今稱聖保祿幼兒園),照顧孤兒,其後於1854年開辦法國傳道會學校(即聖保祿學校的前身)。1860年,意大利嘉諾撒仁愛修會修女抵港,同年開辦意大利修院學校(即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前身)。1875年,法國喇沙會修士到港接管西環感化院及救世主書院(1864年成立),並把後者易名為聖若瑟書院。該會隨後於1932年創立喇沙書院。美國瑪利諾女修會則在1925年創辦瑪利諾修院學校;該校最初是一所幼稚園。

1919年,徐仁壽先生成立華仁書院,為香港第一所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1932年,該校交由愛爾蘭耶穌會神父管理。1922年,本地第一個華人修會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立,翌年創辦了德貞學校,並在1938年增設幼稚園及中學部。由於當時急須提倡女子教育,中學部只收女生,命名為「德貞女子中學」。

1924年,設於西貢聖心堂內的鄉村私塾遷進新校舍,成為第一間天主教教區學校。學校設兩部,中文部沿用舊名─崇真學校,英文部定名聖若瑟英文書院。

天主教會是在港首設工藝課程的辦學團體。1927年,意大利鮑思高慈幼會傳教士應邀從澳門來港接辦聖類斯工藝學校(即聖類斯中學前身),教授各種工藝技術。1935年,由四位本地華人領袖帶領籌備的香港仔兒童工藝學院(今為香港仔工業學校) 啟用。該校一直由慈幼會管理。

1941年聖誕日,日軍佔據了香港,所有學校停課。1942年,部分華人學校獲當局許可復課,其中包括德貞小學和灣仔嘉諾撒聖嬰小學。據1943年天主教會的教務統計,共有13間天主教中、小學復課,約佔當年全港學校三分之一。日治時期,大部份神父、修女都被扣留、軟禁或被迫離港,天主教資產也被日軍大規模的破壞或接收。在艱辛的環境下,有些修女出外打工或種菜,甚至賣掉教會資產,以維持孤兒院和學校的運作。

 

破立:戰後香港辦學團體的發展
1945年香港光復後,學校紛紛復課。寶血女修會立即擴充九龍德貞中、小學的校務,並在灣仔增設德貞第二女子中學(即現今的寶血女子中學)。同時也有海外及內地修會來港辦學。由於教育經費日漸增加,多數天主教學校都接受政府財政支援及監管,成為補助或津貼學校。

戰後初期,香港教區有感當時教會所辦的中學多側重英文中學,故在1948年將堅道校舍許予南華中學,作為教會一所有規模的中文中學。其後更陸續成立多所由本地華人管理的「教區學校」。

天主教會的教育工作隨着社會的需要走向多元化。1951年,善牧會修女來港設立收容院及學校,專責照顧有特別困難的少女。1964年,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開辦的孤兒院轉為日間托兒所。1997年,教區為內地新移民學童開辦夜校及其他訓練計劃,幫助他們投入主流學校。2001年,教區率先為「無証兒童」提供上課安排。2011年,耶穌會擬開辦本港首間提供博雅教育的天主教大學,向政府申請粉嶺皇后山用地。

此外,香港教區於1953年創立香港明愛,統籌教區各類社會福利工作,其教育服務包括學前教育、特殊教育、職業訓練,還有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2011年,明愛徐誠斌學院獲准易名為明愛專上學院,並開辦學士學位課程 。

2018年8月為止,本港共有112間修會學校(分別由24個修會團體主辦),99間由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管理的教區學校,35間明愛學校,另有2間由信徒團體管理的學校,合共248間;學生總人數約14萬7千,教師總人數約1萬2千。

 

教育傳承
天主教學校以耶穌基督教導的「愛、寬恕和服務」的精神為辦學宗旨。它們透過「倫理與宗教科」,以及非正式課程,包括聖言分享、禮儀、祈禱、音樂、靈修等,培養學生的靈性修養,同時,積極發展全人教育,帶領學生投入社會服務,關懷弱勢社群,培育他們建立「信、望、愛」的人生觀,以達致一個身、心、靈健康穩固的人生。

天主教在港辦學已有180年歷史,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處致力保存與辦學歷史有關的檔案,部份學校如嘉諾撒聖心書院、瑪利諾修會學校(小學部) 及喇沙書院等亦建立文物廊,讓天主教辦學歷史承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