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課堂上的宗教教授與培育的宗教幅度
  • 第四部分 課堂上的宗教教授與培育的宗教幅度

    (一) 宗教科的本質 教會的使命是傳揚福音,指向人性的內在轉化和更新(五十八)。學校是其中一種向青年人傳揚福音的途徑(五十九)。我們應記起教宗的勸諭曾寫道:「除了家庭,在與家庭聯繫之下,學校對於教理講授也貢獻不可忽視的能力??顯然地,首先是天主教學校:如果天主教學校在世俗科目上有很高的水準,在純宗教教育方面有所忽略或偏差,則有充分理由指責它。試問它如何稱得起為天主教學校?千萬不要說,它經常默默地或間接地在施行宗教教育。天主教父母所重視的天主教學校的特性、存在,以及天主教父母重視它的理由,也正是因為它能把宗教教育貫徹教育整體。」(六十) 天主教學校的宗教培育原則,有時會遇到不穩定、不同意見,不安的情況,繼而影響宗教科採用的實際方法。從一方面來說,天主教學校是「公民機構」;其目標、方法及特性都跟其他學校相同。從另一方面來說,天主教學校也是「基督徒團體」,其教育目標植根於基督和祂的福音。要協調以上兩個層面並非容易;這項工作要求有關當局不斷的關注,好使傳達文化的熱忱與福音的有力見証之間的緊張,不會變成危害兩者的衝突。 宗教科與要理講授(或傳授福音訊息)既有密切的連繫,也有顯著的分別(六十一)。兩者密切的連繫令學校能保持學校的身分,並續繼使文化與基督宗教的信息整合。然而,由於要理講授假定聽眾接受基督徒信息是救恩的事實,導致與宗教教授有所分別。此外,要理講授在團體內進行,這團體在遠超學校所能提供的空間和時間上實踐信仰:就是整個一生。 要理講授(或傳授福音信息)的目標是幫助慕道者在以下各方面達到成熟的階段:靈修、禮儀、聖事、使徒精神等;尤其在地方教會團體更為顯著。然而,學校的目標是知識。當學校教授引用福音信息的相同要素時,就是嘗試傳達有關基督宗教的本質及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的意義。顯然地,宗教教授會強化學生信徒的信仰;正如要理講授會加增個人對基督徒信息的認識。宗教科與要理講授間的分別,並沒有改變學校在要理講授方面,所能夠和必須擔任的特殊角色。由於學校的教育目標植根於基督徒原則,因此整體上它分擔教會傳揚福音的職責。學校協助並推廣信仰教育。 最近的教會訓導加添一項重要提示:「宗教科與要理講授雖然性質不同又彼此相輔相成:這是我們在如此敏感的範的就是讓學生得到完整的培育。因此,宗教科應跟現代學校特有的目標和準則整合。」(六十二)圍內履行牧民工作的基本原則。學校的目學校主管該牢記以上文件所載的訓導,並尊重宗教科的特性。例如在其他科目課以外,校方編排每週的宗教課;編訂宗教科的教學大綱;與其他學科保持連繫,好使人類知識與宗教意識之間得到協調。正如其他課程一樣,宗教科亦該促進文化,並利用現時學校的最佳教育方法。在某些國家,宗教科的成績會連同其他學科的成績一起核算,來評估學生的整體進度。 最後,學校的宗教科應與堂區、家庭及青年組織提供的要理講授互相配合。 (二) 有關宗教科的某些基本假設 年青人受「傳媒世界」的事物所感染,並將在週遭環境所接收的信息引進課堂上:這情況確不足以為奇。也許其中某些學生會因此變得冷漠和麻木。學校課程素材的編排,基本上不會兼顧到上述的因素,教師卻須加以留意。透過仁慈和諒解,教師將完全接納學生,並幫助他們明白,懷疑與冷漠的態度都是普遍現象,其中的原因亦值得了解的,他們還誠意邀請學生一起尋求和發現福音的訊息 ─ 喜樂與平安的根源。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應反映出他們是為上主預備道路(六十三)。在本身靈修生活中,也為所託付給他們的學生祈求(六十四)。 與學生建立融洽關係的最佳途徑,就是互相交談。彼此間一旦建立了溫馨而信任的氣氛,各種問題自然會被提出來討論。問題的內容當然視乎年齡和生活狀況,但其中不少是現代青年共同遇到的,而且有跡象顯示,提出這些問題的青年,年紀愈來愈輕(六十五)。為青年人來說,這些問題是嚴重的,以致他們難於平靜地研究基督信仰。教師應以忍耐而謙虛的態度回應學生的問題,也該避免使用專橫的言詞而引起彼此的矛盾。校方可邀請歷史或科學等方面專家在課堂上演講。他們經驗和研究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有關當局亦可參考梵二對這些問題作出的謹慎回應。由於在假期期間,學生肯定會遇到新問題和新的困難,至少在理論上,在開學時應進行 要為宗教科編訂一個既有系統地表達基督信仰,又適合現代青年的課程內容,並不容易。一九八五年第二屆全球主教代表特別會議建議,普世教會應發展新的要理講授方法;教宗隨即成立委員會,負責有關計劃的統籌工作。當新的要理講授法出現時,我們應加以選取,好使課程大綱能符合教育當局的要求,又能回應本地的實際情況。 在新的天主教教義大全尚未完成之前 ─ 以上工作受全球主教代表會議的委託 ─ 我們根據過往的經驗,提供課程大綱的範例。這大綱內容及表達方式完整、忠於福音訊息,並依照一套以上主言行為基礎的方法論發展而成。 (三) 基督徒事件與基督訊息系統地表達的綱領 梵二大公會議指出,教師的責任是綜合基督學的內容,並用日常言語表達出來。教師應按照各班的程度,採用適宜的方法表達聖經的某些基本意念,尤其有關福音、神聖啟示以及盛行於教會內的傳統(六十六)。以上述意念作為基礎,學生開始認識主耶穌。耶穌本人、祂的言行以及復活的事實,帶領我們認識祂天主性的奧秘:「你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六十七)。為較成熟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廣泛認識耶穌為救主、司祭、導師和宇宙的主宰。聖母瑪利亞則在耶穌身邊,是祂救世工程的合作者(六十八)。發現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教學法。耶穌親自活於學生心內。他們會再次看到耶穌生活的芳表、聆聽祂的訓誨,回應祂的邀請:「你們都到我跟前來?」(六十九)。所以,信仰是基於認識耶穌和跟隨祂;信仰的成長有賴於個人的善志以及與恩寵的合作。 教師有可靠的方法帶領年青人接近天主啟示的奧秘;達到))人性可以瞭解的程度(七十)。這是救主所指示的道路:「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七十一。透過基督本身及其教訓,我們認識天主:我們細察祂所講論天父的一切、祂以天父的名字所行的一切。因此,藉著主耶穌,我們臨界天主父的奧秘;祂創造宇宙,並派遣其唯一聖子到世界上來,拯救眾人(七十二)。藉著基督,我們臨界聖神的奧秘;聖神被派遣到世上,完成聖子的使命(七十三)。如此,我們走近天主聖三的最高奧秘,即在聖三本身之內以及其在世上所運作的一切。每當教會誦唸信經,就是重申初期基督徒團體的說話,宣認天主聖三的奧蹟。上述過程具有重大的教育價值。其成果將幫助加強信仰與基督宗教的德行,兩者都是以天主為對象:當我們期待著與天主聖三結合的永生時,在現世生命中不斷認識、愛慕和侍奉父、子、聖神。 學生在研讀科學時,會認識不少關於人類的事物;但科學未能講論奧蹟,教師應協助學生著手發掘人內在的奧秘,正如保祿努力幫助雅典的居民發現「未識之神」一樣。若望的作品已指出(七十四):藉著基督、在基督內,天主與每個人建立一份密切的關係。這份關係源自天父的愛;在耶穌的愛中表達出來。耶穌愛我們到極點,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七十五)。耶穌每到之處,都有眾圍繞著祂;這些人各有不同,正好代表整個人類。當學生看到這一點,他們便開始問自己:為甚麼耶穌愛每個人?為甚麼祂召喚一切人?為甚麼祂為我們眾人交出自己的生命?他們最終的結論,就是每人都是天主獨有的受造物,是祂極愛的對象。由此學生將發現另一奧秘 ─ 人類歷史呈露神聖的救恩史:從創世開始、經過原罪、天主與古代人類訂立的盟約、人類長期的等待直至救主耶穌降生、以致我們現在是天主的新子民,旅居塵世而不斷朝向永恒的天鄉(七十六)。基督徒人學的教育價值是顯著的。學生由此發現人本身的真正價值:蒙天主所愛、在世上肩負自己的使命以及擁有不幻滅的命運。學生因而體認到自尊、自愛以及普愛眾人的美德。此外,他們願意熱愛生命,並回應個人獨特的聖召,以成就天主的旨意。 救恩史在教會內延續:這是學生可見的歷史事實。校方應鼓勵學生從福音、宗徒大事錄以及宗徒書信中,找尋教會的來源;當他們研讀這些作品時,會知道教會的誕生、成長以及如何遍佈世界。由教會的誕生過程開始,經過不可思議的成長,以致其忠於福音訊息,這一切顯示出教會是奧蹟。教師將幫助學生發現教會是天主子民,由我們眾人組成,並帶給人類救恩。教會得到善牧耶穌的引導;獲祂的聖神指引 ─ 聖神常支持和更新教會;在有形可見的層面上,由天主所選立的司牧帶領:即教宗和主教,以及他們司祭職的合作者 ─ 司鐸與執事。教會的成員蒙天主召叫,聖化自己並繼續在世的工作。這就是我們在信經中稱頌的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七十七)。教會學含有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人類大家庭的理想在教會內得以實現。如年青人對所屬的教會有更深的認識,他們便會以子女般的愛心來愛教會;這為生命、為使徒工作、為基督徒對世界的看法帶來顯著的成果。 很多年青人在長大後,不再領受聖事;這表示他們未能掌握箇中的意義。聖事也許被視為兒童的祈禱習慣,或是與世俗節日相連的普及敬禮。教師熟悉上述現象及其危險。因此,他們要幫助學生發現聖事的真正價值:他們陪同學生信徒走人生的道路。這旅程在教會內展開,而且當學生逐漸了解身為教會一份子的意義時,就會變得更加全面。學生必須明白耶穌基督真實臨在祂所建立的聖事中(七十八);祂的臨在使聖事成為施予恩寵的有效途徑。我們在感恩祭 ─ 既是祭獻又是聖事 ─ 之內,經驗到與主最親密的接觸。在感恩祭中,愛情兩個最偉大的行動結合在一起:主耶穌重申祂為拯救我們而作的犧牲,並真正地為我們交出自己。 對聖事旅程的瞭解具有深邃的教育含意。學生逐漸意識到,作為教會一份子是充滿活力的;我們回應各人的需要,在生命中不斷成長。當我們在聖事中與主相遇,);祂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們的合作。以上的教育成果提及到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作為基督徒的見証以及個人聖召的抉擇(八十)。 今日的年青人被很多事物弄得分心;這情況不利於作出上述的信仰反省。然而,教師可採用一種有效的途徑,幫助學生接觸信仰的奧秘:上主以獨特的方式提出這個途徑。在復活拉匝祿的事蹟裏,祂稱自己為「復活與生命」(八十一)。透過富人的比喻,祂讓我們明白將來要面對個人的審判(八十二)。在最後審判的故事中,祂指出永生的命運決定於我們一生的功勞(八十三)。我們對每個人所做的一切 ─ 無論善惡,就是對祂所做的一樣(八十四)。 如此,教師可引用信經作為一種方式,協助學生認識天國:就是它包含那些相信上主並終生侍奉祂的人。即使當中有些未有正式獲教會列品,教會仍稱他們為「聖人」。首先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她伴同她的兒子度過光輝的一生。其實,那些經已去世的人並沒有離開我們。他們跟我們在「諸聖通功」裏聯合一起,組成唯一的教會 ─ 天主的子民。我們那些已離世的親人仍然活著,並與我們共融(八十五)。在某些重要的層面上,以上的信仰真理有助於人性與基督徒的成熟。這些真理喚起關乎人性的尊嚴的意識,是永恒不滅的,由於我們必須向天主交賬,我們要對自己所作的一切負責。 (四) 基督徒生活系統表達的綱領 我們已知道,信仰上的每項真理都蘊含教育與倫理意義。學生在開始研讀宗教科時,應認識這些真理。然而,一套基督徒倫理系統也是必需的;為協助這項工作,我們在此提供有關的大綱,以供參考。透過宗教倫理作為研讀信仰與生活關係的導引,有助於反省初期基督徒團體的生活:他們宣講福音的訊息、祈禱、舉行聖事(八十六)。這一切具有永遠的價值。學生遂明白到信德的意義:在恩寵的助佑下,對那位藉著聖子啟示自己的天主,抱持一份完全的、自由的、個人的、摯愛的忠貞。以上的承諾不是必然的;而是天主的恩賜,並耐心地等待。我們也須給予學生時間,好讓他們得以成長、得以成熟。 信仰生活是透過宗教行動表達出來的。教師將協助學生,透過個人與禮儀祈禱,勇於向父、子和聖神打開自己的心靡。禮儀祈禱不僅是另一種祈禱方式;這是教會的公共祈禱,使基督的奧蹟臨在我們的生活中 ─ 尤其透過感恩祭與修和聖事。宗教經驗再不視為外在而強加人身的東西,而是對那位首先愛我們的天主作出自由與愛的回應(八十七)。在童年、青年以及未來的歲月中,信仰與宗教的德行得以植根、發展。 人類本身臨在信仰的一切真理中: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獲天主提昇,得享成為天主子女的尊貴;由於原罪而背棄天主,但蒙基督救贖;是聖神的宮殿;教會的成員;獲享永遠的生命。也許學生會認為我們現時距離以上的理想太遙遠了。教師必須聆聽如此悲觀的反應,但指出福音亦有記載這樣的情況(八十八)。教師可能需要說服學生,認識基督徒倫理的積極面,總比在分析人類痛苦中迷失方向來得好。實際上,這意味著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我們必須發展智慧和其他靈性上的恩賜,尤其透過教育工作。我們必須懂得重視身體的健康,其中包括適量的體力勞動或運動。我們也須藉著貞潔的美德,注意性方面的忠誠;因為性能力都是天主的恩賜,促成人性的完美,並在社會和教會的生活中,具有神聖的職責(八十九)。至此,教師逐漸引導學生明白和實現整體培育的過程。 基督徒的愛既不是情感主義,也不是人道主義;而是由信仰誕生的嶄新事實。教師必須緊記,天主的愛支配救贖普世的神聖計劃。主耶穌來到我們當中生活,為要顯示給我們天父的愛。祂所作的最後犧牲,証實了祂對朋友的愛情。主的新誡命也就是我們信仰的核心,「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們愛了你們一樣」(九十)。這個「如同」,就是基督徒愛情的典範與準繩。 學生會照樣對新的誡命提出反對:世上的暴行、種族仇恨、日常罪案、年青人或老年人只關心自己和尋求一己的利益。教師無法避免討論上述問題,但他們應堅持基督的誡命是新而具革命性的:就是反對一切邪惡以及任何形式的自我主義。新的基督徒倫理需要加以瞭解和實踐。 基督徒倫理由家庭和學校的層面開始,愛護、尊重、服從、感謝、溫良、慈善、樂於助人、服務和立好榜樣。一切自我主義、反叛、憎惡、嫉、仇恨、報復等行為必須拔除。在教會較廣泛的層面上:普愛眾人,無分宗教、國籍、種族;為眾人祈求,好使所有人能認識上主;共負使徒工作,並努力減輕人類的痛苦;特別關注正在忍受不幸、疾病、貧窮、傷殘、孤寂的弟兄。當愛不斷在教會中成長,會有更多的青年選擇終生服務教會,回應司鐸或修道生活的召喚。 基督徒社會倫理必須建基於信仰。以上述的原則作為出發點,基督徒社會倫理便能光照有關法律、經濟、政治學等研讀人類境況的學科(九十一),而這是科際研究的清楚範圍。然而,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天主讓人管理世界(九十二)。正如上主指出(九十三),社會的暴行與不公義都是來自人本身,他們違反天主的旨意。可是,天主拯救我們,也拯救我們的工作:從一顆更新的心湧出一個更新的世界。基督徒為人類帶來新的秩序,其工作就是愛、正義、自由與恩寵(九十四)。 […]

  • 第三部分 學校生活與工作的宗教幅度

    (一) 學校生活的宗教幅度 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校及其有關活動上。「學校」通常與「教導」相題並論;其實,課堂只佔學校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除教師的授課外,還有學生個別或小組的積極參與:讀書、研究、作業、課外活動、考試、與教師及其他同學間的關係、小組活動、班會、校會等。天主教學校好比任何學校,其學校生活都是由複雜而多元化的活動所組成,然而,其中主要分別就是:它植根於福音,並從福音吸收靈感和力量。學生參與學校生活的主要原則,就是在天主面前,一切行動都按照良心進行,例如接納功課為職責並盡力完成;遇到困難時,仍保持勇氣與毅力;尊重老師;對同學忠誠和愛護;以真摯、忍耐、善良的態度處理任何關係。 教育過程並非純粹一種人類活動;也是基督徒邁向完美的真正旅程。凡是敏於生活上宗教幅度的學生都會認識到,日常工作和人際關係能彰顯天主的旨意。他們學習追隨主耶穌的芳表;祂年青時努力工作並善待所有的人(三十三)。那些沒有意識這宗教幅度的學生,均缺少宗教帶來的裨益;甚至可能把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 在整體教育過程內,必須特別提及學生智力的運用。雖然基督徒的生活在於愛慕天主和承行祂的旨意,智力運用也很重要。基督徒信仰的真光激發內心的渴望,認識宇宙實為天主所創造的。它燃起對真理的愛慕;不能滿足於表面的知識和判斷。它喚醒內在的批判意識,好能分析各種觀念,而不會盲目接受。它促使學生以謹慎而精確的方法學習,並富於責任感。它賦予學生接受犧牲的力量以及在智力運用上所需的毅力。每當基督徒學生感到疲乏時,都記起創世紀的命令(三十四)和上主的邀請(三十五)。 宗教幅度以不同的途徑來提高智力運用上的努力:新的透視能激發學術工作的興趣;基督徒培育因而加強;超性思寵得以賦予。如果天主教學校的年青人處於困難和辛苦的工作中,卻不知道上述的事實,那是太可惜了! (二) 學校文化的宗教幅度 知識的發展與基督徒的成長並肩前進。班級愈高的學生,天主教學校愈要協助他們意識信仰與人類文化之間所存在的關係(三十六)。人類文化始終是人性化的,並須以科學的客觀態度去教授。但教師的授課與學生信徒所接收的信息,不要使信仰與文化分裂(三十七);否則將是靈性上一大損失。人類文化的世界與宗教世界不像兩條永不相遇的平衡;兩者的接觸點建立在人類本身之內。作為一個信徒,他既屬人類,也是有信仰的人;是文化的主角,也是宗教的對象。任何人尋求文化與宗教的接觸點,都會找得到的 (三十八)。幫助學生尋求這些接觸點不單是宗教科老師的任務;他們的時間有限,而其他教師每天也要耗費不少時間。所有人應一起努力,各人利用專業技能,發展自己教授的學科範圍,但該發掘更多機會,讓學生的見識能超越人類實現的限度。在天主教學校,或在其他學校,天主不能視為「大可缺少的一位」或不受歡迎的侵入者。造物主沒有阻礙人去嘗試更認識祂所創造的宇宙,透過信德的眼光,我們為宇宙添上嶄新的意義。 天主教學校要特別留意人類文化向信仰所提出的「挑戰」。校方須幫助學生達成信仰與文化的整合,這是成熟的信仰所必需的。然而,成熟的信仰能夠分辨並拒絕那些傷害人類尊嚴、違背福音精神的文化反價值(三十九)。我們不應以為學術研究能完全解決宗教和信仰問題;不過,我們相信學校是一個附有特權的地方,可找到足夠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天主教教育宣言」(四十)回應「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四十一),指出天主教學校其中一種特徵,就是在信仰光照下,闡釋人類文化並給予指示。 大公會議指出,在救贖訊息的光照下,授與人類文化指示,並不意味著忽略各種學術訓練及其採用方法的自主;也不表示這些訓練只是屈從於信仰。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需要指出,文化的正確自主有別於人類及世界前景完全自主 ─ 即暗示人可以否定或擯棄精神價值。我們必須時常緊記,信仰並不依附任何文化,但須促成文化:「凡不能成為文化的信仰,就是人們未能完全接納、吸收以及真誠地實踐的信仰。」(四十二) 一些國家在革新學校計劃時,尤其關注科學與科技。講授這些科目的教師不可忽略宗教幅度。他們應幫助學生明白自然科學及相關之科技,都是天主創造的宇宙其中一部分。明白這一點有助於激勵學生對研究的興趣:整個創造,由遙遠的天體和不可衡量宇宙力量,以致物質與能量所含的分子和波段,都刻有造物主智慧與能力的印記。昔日聖經作者所記述,對於宇宙的驚嘆(四十三),為今日的學生同樣有效;唯一的分別,就是我們擁有更廣泛而淵博的知識。信仰與真正科學知識之間並無衝突;兩者都源自天主。如學生能發掘信仰與科學間的協調,在將來的事業上,就更能將科學和科技服務人類,侍奉天主。這是報答天主的一種途徑(四十四)。 天主教學校必須致力發展一套完善計劃,好能克服由於課程零碎或不足所導致的問題。人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有關科目的教師,應向學生提供人類個體的完整圖象。他們該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是具有肉身與精神本質的生物;每人都擁有一個不死不滅的靈魂,且需要救贖。年紀較大的學生能逐漸深入明白「人」的觀念所包含的意義:才智與意願、自由與感受、有能力成為活躍與富創造力的人、賦予權利與義務的個體、接受人際關係、在世界上肩負特殊的使命。 宗教幅度使我們對人類有真確的瞭解。人類的尊嚴和能力遠超其他所有受造物:人是天主的傑作,並獲提升為天主的子女,所以同時擁有神聖的本源和永恒的生命,超越這物質宇宙的(四十五)。宗教科老師將找到經已準備的方法,有系統地講授基督徒人學。 每個社會都繼承本身累積下來的智慧。這些哲學與宗教概念已持續數以千年,並感化不少人。多個世紀以來,古希臘與歐洲的系統思想曾孕育無數的學說,但亦留給我們一套能夠視為部分永久哲學承傳的真理。天主教學校遵守現今一般所接受的學校計劃,卻在整體宗教觀點內,實現這些計劃。這觀點包括下列準則:尊重那些尋求真理、對人類存在提出基本問題的人(四十六)。對我們成就真理的能力充滿信心,至少在有限的範圍內 ─ 這信心是基於信仰,而不是基於感覺。天主「按照自己的的肖像」造了我們,且不會剝奪我們生活方向所需的真理(四十七)。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並作出正確的抉擇(四十八)。利用有系統的方法 ─ 例如哲學承傳所提供的方法,找尋回應有關人類、世界、天主等問題的最佳答案(四十九)。保持文化與福音訊息的溝通(五十)。福音所蘊藏的真理包含與結合所有文化的智慧,並藉著只有天主洞悉的神聖奧蹟,豐富這些智慧;由於愛的緣故,天主將奧蹟啟示給我們(五十一)。以上述準則作為基礎,學生將採用謹慎和反省的方法研讀哲學,並帶領人類智慧接觸神聖智慧。 教師該指導學生的學業,好使他們能發現人類歷史中的宗教幅度。首先,教師應鼓勵學生培養鑒別歷史真相的能力,因而認識到需要抱持批判的態度去閱讀有關文章或課程,好能辨別出政府或一些作者偶爾歪曲的事實。下一步就是幫助學生明白歷史是事實:好比一齣描寫人類偉大與人類痛苦的戲劇(五十二)。歷史的主角是人類自己,將個人內在的善惡以較大的比例,在世上表達出來。所以,歷史是善與惡的巨大鬥爭(五十三),且服膺道德的判斷。然而,人類必須時常清楚了解這些判斷。 最後,教師應協助學生認識歷史的整體。學生在注視人類歷史的整個圖象時,會看到文明的發展,並認識經濟發展、人類自由、國際間合作等過程。對這些過程的認知,幫助他們消除在接觸人類歷史黑暗面時所引起的厭惡感。然而,故事並未到此為止。當學生開始欣賞歷史時,教師可邀請他們反省一個事實,就是人類在普世救恩的神聖歷史中,所付出的掙扎。此刻,歷史的宗教幅度開始照亮四方(五十四)。 增加對科學與科技的關注,不能導致對人文學術 ─ 哲學、歷史、文學與藝術 ─ 的忽視。自亙古以來,每個社會都發展並傳授自己的藝術和文學遺產,我們人類的產業亦不外是這些文化財富。因此,教師在協助學生培養審美眼光時,也可帶領他們深入地醒覺到,所有民族都屬於人類大家庭的一份子。揭露藝術與文學世界宗教幅度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從其實質表達開始,在所有人類文化中,藝術與文學都與宗教信仰緊密連繫。基督宗教的藝術與文學遺產是廣泛的,並在多個世紀以來,為信仰作出明顯的証明。 文學與藝術作品刻劃出社會、家庭及個人的奮鬥。這些作品在人類的心靈深處萌芽,揭示心靈的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基督徒的看法超越純人性的層面,並提供較深入的準則,以瞭解人類的奮鬥和人類精神的奧秘(五十五)。再者,不少基督徒藝術家和藝術批評家的召喚都是從完善的宗教培育開始。高年級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藝術作品有更廣博的欣賞能力:從有形可見的方式,反映天主的美善。教會的教父和聖師,都在他們有關的著作中,訓示上述的概念 ─ 聖奧斯定邀請我們跨越藝術家的意願,好能在藝術作品中找到天主的永恒指示;聖多瑪斯則在藝術中,看出聖言的臨在(五十六)。 天主教學校經常注意有關教育方法的問題,這將是為社會及教會的一大服務。政府對於教師訓練的要求通常包括教學法、心理學與講授方法的歷史性和系統化課程。最近,教育學再分為幾個專門課題,並從屬不同哲學和政治意識形態;那些準教師可能感到整個教育界很混亂和不完整。講授教學法的教師可幫助這些手足無措的學生,且以經過深思熟慮的明確表達方法來指導他們;這些意念的大前提就是:所有教學法的思想潮流都含有正確而實用的成分。然而,我們必須加以反省、判斷和選擇。 未來的教師該獲得幫助,好能了解任何真實的教育哲學,都必須以人類本質為基礎;因而對各人的身體與精神力量加以注意,並接受自己的召叫,成為積極而富創造力的人,服務社會。這種教育哲學亦必須開放予宗教幅度。人類基本上是自由的;不為任何國家或人類組織所擁有。因此,教育的整體過程,就是為個別學生所提供的一種服務,盡量協助每個人達致最完全的培育。基督徒以基督個人為典範;這與人類個人的觀念相連 – 即是,由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架構開始,並富以超性的恩寵、德行、價值觀 – 以及超性的召叫。談論基督徒教育確是可能的;大公會議的宣言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綜合(五十七)。最後,正確的教學法將帶領這些學生達致一種既人性又基督化的自我培育,因為這是準教師所得的最好準備。 由於個別學科範疇有所限制,未能輕易處理某些問題或課題,天主教學校採用的科際工作獲得顯著的成果。科際工作應包括宗教課題;在處理人類、家庭、社會、歷史等課題時,會自然提出有關問題。教師應有充足的準備來處理這些問題,並常加以注意。 宗教科導師並不排除科際合作的需要。他們的主要使命,就是必須有系統地表達宗教。他們亦可獲邀 ─在可能的範圍內 ─ 協助澄清其他課堂上所提出的宗教問題。相反地,他們可邀請其中的同事出席宗教課,好能在處理某些特殊問題時,得到專家的幫助。每當上述的情況發生,學生便會因教師間合作精神而受感動: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幫助這些學生在知識和承諾中成長。 註: (三十三) 參閱「天主教教育宣言」,8。有關愛與自由的福音精神,則參閱「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38:「主耶穌曾啟示我們說:『天主是愛』(若一 4:8),同時,又訓誨我們說,愛德的新誡命是人類成全並改善世界的基本法令。」亦參閱格後3:17:「主的神在那裏,那裏就是自由。」 (三十四) 有關問題曾在「天主教學校」,81- 82中提及。 (三十五) 瑪 28:20。 (三十六) 「天主教教育宣言」,6。 […]

  • 第二部分 學校風氣的宗教幅度

    (一) 甚麼是基督徒校風? 在教育圈子裏,一向都非常強調校風:學校各部門工作的互相調協,以產生有利於培育過程的條件。透過一人主動和互相影響的活動,教育通常在某些特殊的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下進行。隨之而來就是一連串學習計劃;這些計劃都經過合理的編排並廣泛受到接納。因此,以下的要素就是決定能否發展能顧及整體及各層面的校風:個人、空間、時間、關係、教導、學習以及其他活動。 一個學生踏足天主教學校的第一刻,應感到自己已正進入一個新的環境 – 一個受到信仰光照,並保持獨特風格的環境。大公會議扼要說明這環境就是瀰漫著福音精神;充滿愛與自由(十五)。在天主教學校裏,每人都應覺察耶穌 ─「師傅」─ 的臨在。耶穌一直偕同我們經歷人生的旅程;祂是真正的「老師」,也是完美的人子,所有人性價值在祂內才得以圓滿。耶穌所啟示給人類的理想必須轉化為事實。基督徒思想和生活方式應彰明福音精神,且瀰漫整個教育風氣。在學校裏放置十字架,能提醒所有人 ─ 包括教師與學生 ─ 耶穌親切和動人的臨在。祂是我們的「師傅」,在十字架上給予最完整、最崇高的教導。 無論為個別教師,或教師團體,他們的主要責任就是製造這獨特的基督徒校風。校風的宗教幅度是透過慶祝基督徒價值得以表達的;而這慶祝則出現於聖言與聖事、個人行為、友善而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樂於助人的精神。藉著這些每日的見証,學生將欣賞學校環境的合一性。如上述情況未能實現,那麼,學校就難於公教化了! (二)天主教學校的具體環境 不少學生由幼年以至青年階段都就讀天主教學校,甚至經常是同一所學校。他們很自然地認為學校就是自己家庭的延續。因此,「學校家庭」應具一些令人愉快的事物,好能製造愉悅而快樂的家庭氣氛。如果家庭久缺和諧氣氛,那麼,學校便可加以補償。 要製造愉快的環境,首先要有充足的物質設施:包括足夠的空間用以設立課室、運動及康樂場地、職員室、會議室、小組工作室等。學校的設備當然視乎地方而定;我們也須坦白承認某些校舍的設施是不合適和令人不悅的。然而,如果校風是充滿人性和靈性的話,那麼即使環境比較遜色,學生仍能有「在家」的感覺。 天主教學校應是簡樸與神貧的榜樣,但這並不跟擁有適當的教育材料互相矛盾。由於科技發展迅速。今日的學校須裝置一些複雜和昂貴的器材。這並非奢侈,而是學校在履行它教育的目的所必需的。所以天主教學校有權接受別人的幫助,購買先進的教學用具(十六)。個人與公共團體均有義務提供援助。學生應對自己的「學校家庭」培養一分責任感;他們該愛護校舍並盡量保持清潔整齊。正當生態意識愈來愈重要時,關注環境亦可作為培育這種意識的工作其中的一部分。意識瑪利亞的臨在有助於將學校演變為「家庭」。瑪利亞 ─ 教會的慈母與導師 ─ 陪伴她的聖子在智慧和恩寵上成長;她起初已偕同教會履行救贖人類的使命。 一所位於聖堂附近的學校能更有效地達致教育目標。聖堂不應被視為與學校亳無關係的地方,卻是一處熟悉而親切的地方,讓青年信徒能發現主的臨在:「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十七)。禮儀方面的安排也應特別的留意,好能把學校團體和地方教會聚集一起。 (三) 學校的教會與教育風氣 天主教教育宣言 (十八)指出一項重要的進步;對天主教學校有以下的建議:將學校由一個機構變成為一個團體。這團體幅度的觀念,也許是大公會議重新意識教會本質的結果之一。大公會議文獻所述的團體幅度,是要神學概念多於社會學範疇。教會憲章第二章引用以上觀念;形容教會就是天主子民。教會在反省上主所賦予的使命時,逐漸發展本身的牧民工具,使能更有效宣講福音以促進整體人類陶成。天主教學校就是其中的一種牧民工具;其特殊牧民服務在於促成信仰與文化的關係:忠於福音的訓導,同時尊重人類知識的自主及其適合方法。 每個直接參與學校事務的人都是學校團體的一分子:教師、主任、行政人員及輔助職員。由於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自然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他們也就是學校團體的中央人物。團體亦包括學生,因為他們應在本身的教育上成為主動的 (十九)。 自大公會議以後,天主教學校已具有清晰的身分;它不但是教會臨在社會的一種方式,而且也是教會真正而適合的工具。天主教學校是一處傳揚福音、實踐使徒工作、推行牧民的地方 ─ 不是透過輔助、類似和課外的活動,而是藉著自己的本質:教育人走向基督化的工作。當今教宗明確指出:「天主教學校不是主教牧民使命的邊緣或次要的要素。其功用不限於成為一種工具。與國立學校教育競爭。」(二十) 天主教學校在教會使命中找到存在的價值;這是基於一種能把信仰、文化和生命達致共融的教育哲學上。地方教會透過天主教學校傳揚福音、教育青年,並努力為其成員培養健康與道德的生活方式。教宗指出,「天主教學校的重要性愈來愈顯明,尤其有助於發展天主子民的使命,加強教會與人類團體的對話,維護良心自由等?」。據教宗所說,天主教學校首要的任務就是達到以下的雙重目標:「引導男女邁向人類和基督徒的完美,同時幫助他們的信仰更趨成熟。為信仰基督的人,上述的目標只是一個事實的兩面而已。」(二十一) 大多數天主教學校由修會團體開辦;這些會士藉著表達自己修道團體的價值,充實了學校的教育氣氛。他們不顧個人利益,奉獻自己,服務學生,皆因堅信所服務的對象就是上主本身(二十二)。透過團體生活的祈禱、工作和友愛,他們展露了教會的生命。各修會從原有的神恩中所獲得豐富的教育傳統,都引進學校裏;其成員則貢獻自己的專業技能 ─ 這是蒙召為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的。他們完全奉獻給天主,其中的力量和溫良慈善,光照了所擔負的工作;學生亦漸漸懂得欣賞這見証生活的價值。這些教育工作者看來在靈性上充滿恆久的青春朝氣,因而獲得學生的愛戴。即使學生在離開學校後,對教師的感情仍持久不變。 對這些奉獻一生、滿全教育神恩的男女,教會不斷給予鼓勵 (二十三)。教會力勸那些從事教育的修道人士,即使處身痛苦和迫害中,也不要放棄這工作。其實,教會希望更多人能得蒙如此特別的聖召。會士和修女,當她們受到疑慮與不安的困擾和面臨重重困難時,便該記起自己的修會的本質,就是一種犧牲 (二十四)- 在「獻身生活的中心,即愛的完美中」(二十五)所奉獻的犧牲。因為他們是為了年青人 – 教會的希望 ─ 的利益而作出奉獻,所以功勞更大。 除了司鐸、修士和修女外,公教教師亦為天主教學校貢獻自己的技能與信仰見証。理想地說,教友見証是教友聖召的具體模範;大部分學生也有教友的聖召。教育部發表過一份有關公教教師的特別文件(二十六),提醒教友在教育界中所肩負的使徒責任,並呼顅他們在教會的合一裏,分享共同的傳教使命。每個人從天主那裏得來的召叫不同,以致職業與生活方式有別;然而,教會所有積極的成員,都在同一使命內通力合作。 因此,教會願意讓教友管理那些現存的學校,也鼓勵他們辦學校。然而,教會當局仍保留絕對的權力,認可一所學校為天主教學校與否(二十七)。教友在開辦學校時,該特別留意依照福音精神,創造一股瀰漫著自由與愛的團體氣氛,也應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 教育團體的成員愈能真誠合作,其工作成果便愈加顯著。無論教師、學生抑是家庭,都應同心同德,在自由與愛的福音精神中,按照各人的本份,合力達致學校的教育目標。因此,在學校有關人員之間,必須建立多個溝通途徑,例如定期性的聚會和坦誠地討論問題等。 誤解和各種緊張關係往往加重學校生活的日常問題。一顆要合力達致共同教育目標的決心,能幫助克服以上的困難,並調和不同見解。當大家願意互相合作,就可實踐有關達到教育目標的種種決策。此外,在保持尊重學校當局的情況下,能對學校進行鄭重的檢討 – 讓所有熱切為大眾的利益而工作的老師、學生與家長都能參與。 就小學所服務的學生的特殊年齡而論,該製造一種團體般的學校風氣,以盡量延續家庭生活溫馨而親切的氣氛。這些學校的負責人會盡他們所能,推動信任和自發性的共同精神。此外,他們將努力促進與家長之間緊密而穩定的合作。學校與家庭的整合,是孕育和發展兒童潛質的主要條件。兒童的潛質就在這兩者或其中之一的環境中得以顯示出來 ─ 包括他們對宗教及其內涵的開放。 教育部謹向所有在堂區內興建小學的教區表示謝意;這些工作應得到天主教徒的絕對支持。本部亦藉此感謝協助維持這些小學的修會團體,它們經常付出很大的犧牲。再者,教育部對那些願意興建新學校的教區和修會,都給予熱切的鼓勵。只是舉辦一些如電影會、體育組等活動並不足夠;甚至教理班也未足以傳揚福音。現時所需的是學校。在某些國家,興建學校的目標就是傳揚福音的起點。在一些國家教會先辦學,才能建立聖堂和基督徒團體 (二十八)。 (四) […]

  • 第一部分 今日青年生活的宗教幅度

    (一) 轉變中世界的青年 大公會議對現今世界的宗教情況作了實際的分析(九),並熱切關注年青人的特殊狀況(十);教育工作者也必須照樣作。他們無論採用任何方法,都應留意本地的研究結果,而且該緊記以下的事實:在某方面來說,今日的青年人有別於大公會議時代的青年。 很多天主教學校設於一些無論在前景或生活方式上,正面臨急刻轉變的國家中;這些國家逐漸都市化和工業化,且邁向所謂「第三」經濟。「三級」經濟的特點就是生活水準高、享有廣泛而多元的教育機會以及複雜的資訊系統。這些國家的年青人自幼就熟悉傳媒;他們面前正擺放著對各論題的種種意見。即使他們年紀尚輕,竟已知識廣博。 這些青年從各方面 (包括學校) 吸收廣泛而多元的知識。然而,他們未能適當地處理和選擇所學得的知識。他們常常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去分辨是非;就是得不到必需的宗教和道德準則。宗教與道德準則幫助他們在面對社會風氣習慣時,也能保持客觀和獨立。在今日的社會裏、真、善、美的觀念已變得如此含糊,以致年青人也求助無門。即使他們可以抱持某些價值觀,亦未足以在生活中實踐;甚至大多時傾向獨斷獨行,接受現時流行的一切。轉變往往以不同方式、不同速度出現。每間學校須「設身處地」觀察年青人的宗教行為,好能發現他們的心路歷程、生活方式以及面對轉變的反應。轉變也視情況而論,可能是深入的,或只是開始;本地文化或會抗拒轉變,卻不能避免受到極具說服力的傳媒所影響! (二) 年青人某些共同特性 雖然地方情況各有不同,今日的青年仍分享一些共同的特性,這是教育工作者所應覺察的。 很多青年發現自己處身非常不安的境況中:一方面,他們生活在單一層次的 宇宙裏;其唯一準繩是實際用途,而唯一的價值也就是經濟與科技。另一方面,這些青年似乎正邁向一個超越這狹窄宇宙的階段;幾乎在每處地方,事實証明他們極渴望擺脫世界的限制。 別的青年人則生活在一個沒有真正人際關係的環境中;導致他們要忍受孤寂,並且缺乏愛。以上的現象很是普遍,與生活模式無關:無論在高壓政權下、或在無家可歸的人當中、或在富裕但冷漠的居所裏,都可發現這景象。今日的青年顯著地比過往的青年更為沮喪;明確標誌著現代社會及家庭中人際關係的貧乏。 今日大多數青年對未知的將來感到非常憂慮。人類的價值觀再不植根天主,從而變得一片混亂;年青人正受著如此的世界所影響。其結果就是:他們想到世上種種駭人的問題時,都感到非常害怕。這些問題包括:核子滅地球的威脅、廣大的失業問題、高度的婚姻失敗率、貧窮的蔓延等。內心的憂慮與不安逐漸形成一種幾乎無法抗拒的慾望;只集中自我。當年青人聚集在一起,這慾望能引致暴力 ─ 不止於言語的暴力。 相當多的年青人未能在生命中找尋到任何意義,或是要逃避孤寂感。從而沉迷酒精、毒品、性愛、標奇立異等。基督徒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就是如何幫助這些青年發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年青人所處的時代正強調他們一般的三心兩意。他們的決定缺乏實質的基礎:今天很輕易地說:「是」,但明天又會說「不」。最後,眾多年青人共同的特點就是模糊不清的慷慨行為。他們滿腔熱誠,切望參與一些流行的運動。然而,這類行為往往缺少了明確的方向以及內在的整合。我們須把他們的潛能導向美好的途徑上,而且在可能情況下,給予他們信仰光照的方向。 在某些地區,教育工作者值得特別注意年青人擯棄信仰的原因。上述情況通常由放棄遵守教規開始。隨著時間的增長,更可能發展對教會組織的敵意以及良心上的危機;良心正關乎信仰的真理及其緊隨的道德價值。尤其在那些教育一般是世俗化甚至充滿無神論的國家,以上的現象更為明確。在一些經濟發展蓬勃、社會和文化轉變迅速的地方,這危機更顯而易見。擯棄信仰的現象不一定是最近才存在的;其實父母也經歷過,而他們現正將自己的態度傳給下一代。若是這樣的話,捨掉信仰再也不只是個人危機,更是宗教與社會危機。這就是所謂「福音與文化的分裂」(十一)。 一旦放棄信仰,便會形成對宗教的冷漠。專家認為,年青人某些行為模式,其實是企圖以一些代替物來填補宗教的空虛感:追求肉體上的快樂、吸毒、甚至某些龐大的「青年事件」,也會演變成一種狂熱並完全與現實脫節。 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滿足於觀察以上的行為模式;他們亦該探求箇中原因。這可能是由於某些家庭背景問題,或是堂區和教會機構有所欠缺。童年與少年階段的基督徒培育很受環境影響的。也許在一些情形下,天主教學校本身亦犯上錯誤。 事實上,還有部份令人鼓舞的積極標記。在天主教學校裏 (一如其他學校),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在各方面都很傑出的年青人 ─ 包括宗教態度、道德行為、學業成績等。當我們研究其原因,會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加上教會與學校的幫助。往往在各方面因素的配合之下,人才能開放給恩寵的內在工作。 有些年青人正設法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宗教;當他們反省到生命的真正意義時,便開始從福音找尋答案。有些則已跨越冷漠和疑惑的危機,現在準備投身 ─ 或再投身 ─ 基督徒生活。以上種種跡象都支持我們,相信宗教意識能在今日更多年青人身上得以植根和發展。 對今日部份年青人來說,幾年的天主教學校生活並沒有甚麼影響。他們似乎採取消極態度,來面對各種表達基督徒生活的方式 ─ 祈禱、參與彌撒和領受聖事。某些青年甚至猝然地拒絕接受這些表達形式,尤其與教會機構有連繫的活動。 如果一所學校只在學術上有優異的表現,但未能見證真實的價值觀,那麼從完善的教育法和牧民方法而論,這學校明顯地需要更新 ─ 不單指教授宗教科的內容和方法,也包括學校的整體計劃,因為這操縱整個學生培育的過程。 我們需要更加了解今日青年對宗教的疑問。不少年青人質問,如果一場核子浩劫便能滅一切,那麼科技的價值何在?他們目睹現代文明把無數美麗而實用的物質貨品充斥整個世界時,便懷疑生命的目標是否要擁有很多「物質」,抑是根本沒有更具價值的東西。他們也深受不公義的現象 ─ 貧富懸殊,受壓迫者不能得到自由 ─ 所困擾。 很多年青人對世界所懷的批判眼光,能引起他們對宗教也提出尖銳的問題。他們詢問宗教能否解答種種導致人類痛苦的問題。他們中大多數是很有誠意的,希望懂得如何加深信仰並度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隨之而出現的實際問題,就是如何把宗教承諾轉化為有效的行動。未來的歷史學家將要檢討「青年小組」現象,而「青年小組」是跟各種有關靈修培育、使徒工作和其他服務的運動緊密相連的。然而,為今日的青年,這一切正表示出光是說話是不足夠的。他們要求行動 ─ 為自己和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 天主教學校遍佈全球,收納數以千萬計的學生 (十二)。這些學生都是不同種族、國家、傳統、家庭中的子女,亦是我們時代的子女,各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出身,而且本身是獨一無二的。天主教學校不是純粹授課的地方;也應是擁有一套實踐教育哲學、關注今日青年的需要以及受福音光照的中心。對於現況有徹底而深入的認識,會幫助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佳的教育方法。 我們凡遇到需要時,就必須不斷重複教育工作的基本要素。我們要整合所學得的東西,並回應年青人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來自他們不安而批判的思想。我們需突破冷漠的圍牆,同時協助那些努力尋求「更高超的道路」的年青人,為他們提供包含著基督徒智慧的知識 (十三)。因此,藉著深入認識每個學生的獨特狀況,我們能釐訂和指導那些特殊方法和步驟,以實現學校教育哲學 (十四)。 註: (九) 參閱「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4-10。 (十) 同上:7「思想及社會體系的演變,多次令人對過去接受的種種,感到懷疑,尤其年青人是如此。??」 (十一) […]

  • Notes

    (1) Cf. SECOND VATICAN COUNCIL, Declaration on Christian Education “Gravissimum Educationis”, 7. (2) Cf. PAUL VI, Encyclical Letter “Ecclesiam suam”, 7. (3) Ibid. 13. (4) Cf SECOND VATICAN COUNCIL, Pastoral Constitution on the Church in the Modern World “Gaudium et Spes”, 4. (5) PAUL VI, Allocution to Cardinal Gabriel-Marie Garrone, November 27th, 1972. (6) PAUL VI, Encyclical Letter “Ecclesiam suam”, I5. (7) […]

  • Conclusion

    91. This document in no way wishes to minimise the value of the witness and work of the many Catholics who teach in State school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describing the task confided to the Catholic school it is intended to encourage every effort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Catholic education, since in the pluralistic […]

  • VII. Courageous And Unified Commitment

    83. To commit oneself to work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ims of a Catholic School is to make a great act of faith in the necessity and influence of this apostolate. Only one who has this conviction and accepts Christ’s message, who has a love for and understands today’s young people, who appreciates what people’s […]

  • VI. Practical Directions

    69. After reflecting on the difficulties which the Catholic school encounters, we turn now to the practical possibilities open to those who work in, or are responsible for, these schools. The following more serious question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special comment: organisation and planning, ensuring the distinctive Catholic character of the school, the involvement of […]

  • V.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atholic School Today

    64. The real problem facing the Catholic school is to identify and lay down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it to fulfil its mission. It is, therefore, a problem requiring clear and positive thinking, courage, perseverance and cooperation to tackl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without being overawed by the size of the difficulties from within and without, […]

  • IV. The Educational Work Of The Catholic School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e Catholic school  33. Having st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olic schoo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hool” we can now examine its Catholic quality, namely its reference to a Christian concept of life centred on Jesus Christ.  34. Chris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educational enterprise in a Cathol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