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性別認同的立場書
  • 對性別認同的立場書

    天主教香港教區 對性別認同的立場書 基本立場 面對鼓吹跨性別意識形態的運動不斷擴散,天主教香港教區冀望以此立場書,清晰地表明其 依據天主教訓導所持的立場。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 2017 年下半年進行「性別承認公開諮 詢」,探討「應否設立性別承認制度,讓申請人異於天生性別的性別能在法律上獲得承認」 (諮詢議題 1)。教區在當時的回應中已清楚指出﹕政府必須謹慎處理此事,因其後果嚴重; 對引進性別承認制度,教區不表支持。 我們基本立場的主要理據和有關分析如下: 1. 「性別」不是一個純粹社會學上的建構概念,經某人類社群在其發展過程的某階段、按 社會及文化因素而擬定,用以區分男女。其實,「性別」與人天生的「生理性別」不能 完全分割開來。「男性特質」或「女性特質」,亦不能任由人「自行選擇」、操控或隨 意改變。 2. 以雌雄區分的人體,是男女的整全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男女的互補性、身體完整性 和尊嚴,作為真正人類生態必要的部分,都必須受到充分尊重。 3. 《諮詢文件》中所提出的性別承認法律,實際上不但會與人類學的實況互相矛盾,而且 會使普羅大衆為免受法律的懲處而被迫承認某位人士「自行選擇」、「屬意」或「重置」 的性別。教區認為,把強迫普羅大衆作這樣的性別承認視為「人權」,並無合理依據。 4. 性別承認法律如獲通過,將會有意無意地推廣「性別意識形態」。性別意識形態的典型 推廣進程,就是首先提倡把「性別」與「生理性別」可彼此完全分割的這種觀念,繼而 斷言按此而界定的任何性別更改(change in gender),都是等同變性(sex change),而最後, 則以達到任何雌雄的區分完全消失作為終結,從而大開通往無性別婚姻或同性婚姻等等 的方便之門。 5. 教區相信,性別承認法律不符公眾利益,反而會引致道德、社會學、法律、醫療以及其 他方面的後果,對個人和家庭的福祉及社會的整體利益,尤其是撫養教育兒童及兒童福 祉等,造成不良影響。即使性別承認法律理論上可與同性婚姻等議題分開來考慮,上述 不良影響仍會出現。 6. 性別承認法律一旦獲得通過,大體來說,「在縱向方面」,將可應用於市民和政府機關 或公共機關之間的關係上﹔而「在橫向方面」,則可一律應用於私營界別,例如市民和 私營組織之間的關係上。這樣會無可避免地引起多方面的問題、潛在衝突和其他令人有 理由關注的事項,尤其在香港這傳統價值觀和文化態度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地方, 對性別承認這議題欠缺有認知基礎的共識,因此問題將會更為嚴重。 7. 性別承認法律(如獲通過)所衍生的問題,將會包括使用特為個別性別提供的設施和設 備,如公共廁所和浴室,以及參加特定性別的體育運動等等,但絕不會僅限於這些問題。 8. 性別承認法律最有可能會導致針對著按照良知、本身的宗教信仰或其他理由,不可能或 不會贊同性別承認制度的那些人士和機構的「逆向歧視」,包括「觀點歧視」。這樣的 逆向歧視,會損害或侵蝕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言論自由,以及我們的學校 和其他機構在教育政策和家庭生活教育方面的自主。 9. 性別承認法律具廣泛的應用面,因此它對婚姻、家庭和兒童,以及對父母在教育事務上 […]

  • 辦學歷史

    源流: 戰前香港辦學團體的歷史 1841年,羅馬天主教會在香港島設立傳教區,安排西方傳教士由澳門來港照顧當時駐港英軍的牧靈需要。傳教士除了提供牧靈服務外,也開設孤兒院和義學照顧本地窮困的孩子,並早於1843年開辦了第一所中國男童學校。1848年,法國沙爾德聖保祿修女到港,先成立聖童之家(今稱聖保祿幼兒園),照顧孤兒,其後於1854年開辦法國傳道會學校(即聖保祿學校的前身)。1860年,意大利嘉諾撒仁愛修會修女抵港,同年開辦意大利修院學校(即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前身)。1875年,法國喇沙會修士到港接管西環感化院及救世主書院(1864年成立),並把後者易名為聖若瑟書院。該會隨後於1932年創立喇沙書院。美國瑪利諾女修會則在1925年創辦瑪利諾修院學校;該校最初是一所幼稚園。 1919年,徐仁壽先生成立華仁書院,為香港第一所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1932年,該校交由愛爾蘭耶穌會神父管理。1922年,本地第一個華人修會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立,翌年創辦了德貞學校,並在1938年增設幼稚園及中學部。由於當時急須提倡女子教育,中學部只收女生,命名為「德貞女子中學」。 1924年,設於西貢聖心堂內的鄉村私塾遷進新校舍,成為第一間天主教教區學校。學校設兩部,中文部沿用舊名─崇真學校,英文部定名聖若瑟英文書院。 天主教會是在港首設工藝課程的辦學團體。1927年,意大利鮑思高慈幼會傳教士應邀從澳門來港接辦聖類斯工藝學校(即聖類斯中學前身),教授各種工藝技術。1935年,由四位本地華人領袖帶領籌備的香港仔兒童工藝學院(今為香港仔工業學校) 啟用。該校一直由慈幼會管理。 1941年聖誕日,日軍佔據了香港,所有學校停課。1942年,部分華人學校獲當局許可復課,其中包括德貞小學和灣仔嘉諾撒聖嬰小學。據1943年天主教會的教務統計,共有13間天主教中、小學復課,約佔當年全港學校三分之一。日治時期,大部份神父、修女都被扣留、軟禁或被迫離港,天主教資產也被日軍大規模的破壞或接收。在艱辛的環境下,有些修女出外打工或種菜,甚至賣掉教會資產,以維持孤兒院和學校的運作。 破立:戰後香港辦學團體的發展 1945年香港光復後,學校紛紛復課。寶血女修會立即擴充九龍德貞中、小學的校務,並在灣仔增設德貞第二女子中學(即現今的寶血女子中學)。同時也有海外及內地修會來港辦學。由於教育經費日漸增加,多數天主教學校都接受政府財政支援及監管,成為補助或津貼學校。 戰後初期,香港教區有感當時教會所辦的中學多側重英文中學,故在1948年將堅道校舍許予南華中學,作為教會一所有規模的中文中學。其後更陸續成立多所由本地華人管理的「教區學校」。 天主教會的教育工作隨着社會的需要走向多元化。1951年,善牧會修女來港設立收容院及學校,專責照顧有特別困難的少女。1964年,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開辦的孤兒院轉為日間托兒所。1997年,教區為內地新移民學童開辦夜校及其他訓練計劃,幫助他們投入主流學校。2001年,教區率先為「無証兒童」提供上課安排。2011年,耶穌會擬開辦本港首間提供博雅教育的天主教大學,向政府申請粉嶺皇后山用地。 此外,香港教區於1953年創立香港明愛,統籌教區各類社會福利工作,其教育服務包括學前教育、特殊教育、職業訓練,還有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2011年,明愛徐誠斌學院獲准易名為明愛專上學院,並開辦學士學位課程 。 2018年8月為止,本港共有112間修會學校(分別由24個修會團體主辦),99間由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管理的教區學校,35間明愛學校,另有2間由信徒團體管理的學校,合共248間;學生總人數約14萬7千,教師總人數約1萬2千。 教育傳承 天主教學校以耶穌基督教導的「愛、寬恕和服務」的精神為辦學宗旨。它們透過「倫理與宗教科」,以及非正式課程,包括聖言分享、禮儀、祈禱、音樂、靈修等,培養學生的靈性修養,同時,積極發展全人教育,帶領學生投入社會服務,關懷弱勢社群,培育他們建立「信、望、愛」的人生觀,以達致一個身、心、靈健康穩固的人生。 天主教在港辦學已有180年歷史,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處致力保存與辦學歷史有關的檔案,部份學校如嘉諾撒聖心書院、瑪利諾修會學校(小學部) 及喇沙書院等亦建立文物廊,讓天主教辦學歷史承傳下來。

  • 香港天主教辦學團體架構
  • 香港天主教教育推行架構
  • 我們的標誌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標誌用相互關連的線條勾出「人」字的象徵形態,天主教教育的遠景,就是培養具備基督精神的全人。 線條的交錯相關,表達天主教教育工作者的「精誠團結、共負責任」。 標誌中的三種基本顏色,蘊含了天主教「信德、望德、愛德」的重要訊息,也代表著「天主聖三」的共融。三種顏色互相融合,令教育發出璀璨繽紛的色彩,為建設社會及達致天國的臨現。